低價中標的時代即將結束

發表時間:2017-09-05

低價中標一直為行業熱議,低價中標者也備受質疑。曾經被認為能夠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低價中標卻逐漸腐蝕了中國制造業追求品質,用于創信的行業土壤,帶來的是良者退出和劣者胡來的困局,剩下“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業主”的吐槽。產品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只有保證產品的質量,企業才能更健康的發展?! ?br/>一、低價中標的陷阱
在招標初心中設計的合理最低定價,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直接演變為最低價中標。其背后的邏輯如下:1、就算高價,誰又能證明得到的是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2、在特殊時期,企業面臨著各種審計、巡視。如果采用合理定價,需要解釋很多,而最低價中標,則簡單的多。就算出了質量問題,也可以說整個招標過程是合法、合規的,不用經辦人承擔責任。3、企業只管招標,不是使用者,不管使用是否合適
我國目前在招標中采用的低價中標,在客觀上已經引發了“劣幣逐良幣”的負面市場效應。一些堅持品質、可持續發展的供應商由于不走低價策略而無法進入生產企業供應商名單,向生產企業提供產品與服務,而進入的供應商名單的企業由于利潤極低、缺乏配合意愿,往往造成交期延遲,沒有足夠的資源保證質量,最終招標方往往付出了更高的代價。
以低價接單的企業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個體選擇卻在危害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這樣的經營模式持續不了多久,而且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企業也喪失了從產品開發、工藝創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其發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頭來會發現這是條死胡同。在大型國企中經常有這樣的現象,項目經過招投標投入使用,往往還要做2期工程或技改項目。
這里值得查一查,整個項目究竟有多大比例是由于第一期招標缺陷,達不到預期使用要求而返工或重建,最后美其名曰的“技改項目”,這又造成多少資金與資源的浪費。
二熱點案例:校園毒跑道事件對低價中標的拷問
原本為孩子們強身健體,很多校園通過招標采購鋪設了塑膠跑道與操場,豈料塑膠跑道投入使用后散發著刺鼻氣味,而家長發現孩子流鼻血、咳嗽和皮膚過敏。據不完全統計,這種塑膠波及江蘇、廣東、浙江、江西、河南、遼寧、四川、上海、深圳、北京多個省市的學校,稱之為“毒跑道”。
家長心急如焚,質疑學校使用了“毒跑道”,而校方則證明這個跑道按正規招標招標采購、跑道指標合格,校方無過錯,更有北京平谷區教委副主任張子連在媒體上解釋:“個別的小孩火氣比較大,容易流鼻血?!?br/>隨后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6月播出《誰制造了“毒跑道”》,揭示塑膠跑道原料是保定私人作坊利用廢棄的工業橡膠垃圾違法制作的塑膠顆粒,含有重金屬及毒化學物質,部分跑道甲苯和二甲苯超標139倍。風向頓轉,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塑膠操場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對異味、材質不合格跑道,要立刻停止使用。于是又有很多學校開始拆除塑膠跑道,恢復水泥操場。
“毒跑道”事件涉及面廣、危害大,發人深省,其中暴露了當前招投標的諸多問題:招標過份追求低價、技術標質量標準流于形式、招標后原材料、施工等環節存在漏洞、驗收不嚴、監管缺位等深層次的問題。請大家記住,一分錢一分貨。性能好又安全環保的塑膠跑道價格應該在280元/平方米以上,但實際上的招標價格少于150元的比比皆是,出現問題后又鏟除了恢復成水泥地。這一來一回,一個低價中標,且不說對孩子們健康造成的影響,最終浪費了多少成本?
而如果我們不吸取教訓,并且在制度與流程層面采取糾正預防措施,后面還會出現更多的毒跑道、毒裝修、毒奶粉、毒設備、爛堤壩……中國將劣質產品盛行、豆腐渣工程大行其道!將嚴重危害我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穩定。
2017年10月1日即將實施的《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87號),該《辦法》提出:評標委員會認為投標人的報價明顯低于其他通過符合性審查投標人的報價,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必要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投標人不能證明其報價合理性的將其作為無效投標處理。時過境遷,漸漸遠去的一些低價中標往事再次提醒,時代在進步,故事不遙遠。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FDA數據完整性和cGMP合規指南草案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